河南新鄉“十四五”開放型經濟新體制規劃:聚焦電池及新能源 引進落地龍頭型企業項目
北極星儲能網獲悉,1月28日,河南省新鄉市人民政府發布關于印發《新鄉市“十四五”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開放強市建設規劃》的通知。 規劃中提到,引進先 進制造業高 端要素,聚焦電池及新能源、生物與新醫藥、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圍繞薄弱環節、缺失環節、重 點配套環節,引進落地一批帶動效應強的龍頭型旗艦型企業和項目,促進相關產業規模化、集群化、高 端化發展。著眼氫能與儲能、基因工程等未來產業,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 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前瞻性招引一批高增長科技型企業和重大平臺。 全市開發區及主導產業包括新鄉電源產業開發區電子信息(三元正極材料、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電池制造、人工智能、5G通信、車聯網、智慧城市)、電池及新能源(動力鋰電池、智能裝備、工業機器人、低速電動車)、新型材料(三元正極材料、三元正極材料前驅體)等領域;鳳泉區動力電池專 業園區電池及新能源(鋰電池生產、儲能電池組、電子產品)、生物醫藥(生物醫藥研發、生物檢測檢驗)、裝備制造(盾構機配套項目、高 端通用裝備)、新材料(石墨烯、高分子材料)等領域。 原文如下: 新鄉市人民政府 關于印發新鄉市“十四五”開放型經濟 新體制和開放強市建設規劃的通知 各縣(市)、區人民政府,市人民政府各部門: 《新鄉市“十四五”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開放強市建設規劃》已經2022年11月2日市政府第103次常務會議審議通過,現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落實。 新鄉市人民政府 2022年12月29日 新鄉市“十四五”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和 開放強市建設規劃 根據《新鄉市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綱要》的總體要求,編制本規劃。主要闡明“十四五”時期我市開放發展的指導思想、發展目標、主要任務及保障措施。本規劃是我市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建設開放強市的重要指引。 第 一章發展環境 第 一節“十三五”發展狀況 “十三五”時期,面對錯綜復雜的外部環境,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中美經貿摩擦等重大風險挑戰,全市強力實施開放帶動主戰略,加快構建內陸開放高地,著力加強戰略謀劃、培育平臺載體、完善支持政策、健全工作機制,開放型經濟發展邁上新臺階,為“十四五”開放強市建設奠定了堅實基礎。 對外貿易投資雙創新高。“十三五”期間,對外貿易規模不斷擴大,累計貨物進出口402億元,是“十二五”時期的1.06倍,年均增長7.6%。貿易結構不斷優化,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貿往來規模進一步擴大,貨物貿易占比達40.6%。外貿企業隊伍不斷壯大,五年新增外貿企業1400家,達2953家。推動跨境電子商務平臺與傳統產業深度融合,五年累計交易額達160億元,年均增長4.0%。對外經濟技術合作穩定發展,對外直接投資完成1.25億美元,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完成營業額1.3億美元。 招商引資規模質量雙提升。“十三五”期間,全市實際利用外資累計57.9億美元,是“十二五”的1.55倍,年均增長6.8%。實際到位省外資金3233.6億元,是“十二五”的1.50倍,年均增長7.2%。五年累計注冊外資企業61家。引進香港華潤集團、龍牌圣戈班(河南)石膏建材有限公司等23家世界500強及行業龍頭企業。 開放平臺躍上新臺階。開放通道“一體兩翼”國際陸港建設加快,中歐班列(中豫號)、“新日韓”鐵海聯運班列開通并常態化運行,形成“西聯東進”國際物流快速通道。我市獲批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承接市,經開區獲批國家外貿紡織服裝轉型升級基地、加工貿易產業梯度轉移承接地并獲得商務部重 點支持。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新鄉片區建設加快,高新區發展量連續兩年居自創區第 一位。“十三五”期間,成功舉辦三屆“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覽會”,成為新鄉科技創新的新名片,以及河南省推進高校院所科技成果轉化的重要平臺和“金字招牌”。 開放制度環境更加優化。“放管服”改革持續深化,“一網通辦”前提下“多跑一次”改革覆蓋面不斷擴大,時限壓縮50%,市本級行政許可事項“不見面審批”率達90%以上,承諾辦結時限壓縮比達75%以上,1000余項實現即來即辦、111項一證通辦、108項容缺辦理、88項秒批秒辦、800項全省通辦。大數據綜合服務監管平臺成功上線運行,“一網通辦”“一網通管”“一網通享”全 面推進。2020年,新鄉市獲批全省電子證照應用試點。“豫事辦”注冊用戶260萬,普及率居全省第五位,電子身份證普及率居全省第二位。新鄉市在全國城市信用監測排名持續提升,穩居全省前列。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服務效能大幅提升,新鄉海關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較2017年壓縮均超過99%。 第二節“十四五”發展形勢 “十四五”時期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市處于戰略疊加的機遇期、融入新發展格局的關鍵期、區域競相發展的比拼期、經濟蓄勢躍升的突破期。開放發展面臨的外部環境和內部條件正在發生深刻復雜變化,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面臨的機遇前所 未有、挑戰更加嚴峻。 從國際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開放合作、互利共贏仍是長期趨勢。新一輪科技革 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數字化、網絡化、智能化趨勢加快。共建“一帶一路”邁向高質量發展階段,《區域全 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簽署,中國—新西蘭自貿協定升級,多雙邊經貿合作的深化與突破為我國開放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重創世界經濟,市場需求被嚴重抑制,各類衍生風險不容忽視。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貿易投資壁壘增多,貿易摩擦加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面臨重塑,區域化、本土化趨勢明顯。多邊貿易體制面臨嚴峻挑戰,國際經貿規則更趨碎片化。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單邊主義、保護主義、霸權主義愈演愈烈,傳統和非傳統安全威脅交織上升。國際貿易和投資環境日趨復雜,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明顯增加,傳統國際循環明顯弱化。 從國內看,我國經濟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黨中 央提出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持續釋放強大國內市場潛力,促進區域協調發展,有利于我市深化與國內重要地區互補合作,進一步融入國內外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協同推進對內對外開放。同時,我國堅定不移推進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深入推進“一帶一路”建設,高標準高水平建設自貿試驗區,成功簽訂《區域全 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等高標準經貿規則,加快推進商品和要素等流動型開放向規則等制度型開放轉變,有利于我市重塑對外開放新優勢。 從省內看,我省正處于戰略疊加機遇期。我省市場規模大、回旋空間足、產業基礎強、交通區位優,人力資本、內需體系、有效供給等新優勢正在形成。國家構建新發展格局戰略機遇、新時代推動中部地區高質量發展政策機遇、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歷史機遇以及我省建設鄭州國家中心城市、打造鄭州都市圈的步伐不斷加快,多領域戰略平臺融合聯動疊加實施,都為我市搶抓機遇、加快發展、展現新鄉更大作為創造了有利條件。 但同時,在國內區域競爭日趨激烈的大背景下,新鄉仍有一些短板弱項亟待解決:思想有待進一步解放,開放能力不足、水平不高、意識不強的問題還很突出;對外開放政策體系尚不健全,體制機制改革需要進一步深化;開放通道體系不夠完善,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服務能力不強;開放平臺數量不多、能級不足,輻射帶動能力不強;開放型市場主體體量小、數量少,服務外向型經濟發展支撐能力不強;營商環境與國際國內先 進地區相比仍有差距,制度供給核心競爭力不強。 綜合研判,“十四五”時期,我市正處于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的關鍵階段,開放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前所 未有,總體上機遇大于挑戰,增強機遇意識和風險意識,準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抓住機遇,應對挑戰,在危機中育先機、于變局中開新局,推動新鄉高質量發展。 第二章總體要求 第 一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 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學習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河南工作的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錨定“兩個確保”、落實“十大戰略”,聚焦“進五爭四”,全 面對接國家、省重大戰略,服務和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加快推進制度型開放,培育外向型市場主體,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構筑高能級開放平臺,打造開放合作創新高地,構建外資高度集聚、平臺高度集成、通道高度便捷、體制高度靈活的內陸開放高地,形成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建成開放強市。 第二節基本原則 堅持系統觀念。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堅持服從服務國家發展大局,統籌推進國際國內雙循環,合理統籌全市開放型經濟發展資源配置,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注重防范化解開放型經濟領域重大風險挑戰,實現發展質量、結構、規模、速度、效益、安全相統一。 堅持創新驅動。以創新驅動開放,通過不斷加強理念創新、政策創新、體制創新、平臺創新、服務創新,搶占對外開放制高點,形成開放型經濟發展新優勢、新局面。以創新為動力,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由要素驅動向創新驅動轉變,從數量規模型增長向質量效益型增長轉變,從低成本傳統優勢向綜合競爭力優勢轉變。 堅持開放發展。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并舉,積極參與“一帶一路”建設,深度融入鄭州都市圈建設,加快融入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創新鏈的全球布局,擴大國際產能合作,加強開放平臺建設,構建開放大通道,以大開放推動大發展,不斷提升開放型經濟的國際競爭力。 堅持項目支撐。牢固樹立項目為王鮮明導向,把項目建設作為推動開放型經濟發展的主抓手,從項目切入、以項目推動、用項目支撐,推動開放平臺能級提升、重 點領域開放發展、開放型市場主體壯大,以高質量項目支撐高質量開放發展。 第三節發展目標 圍繞全市經濟總量在全省位次“進五爭四”、打造“兩地三區一樞紐”總體目標,對標對表到2035年基本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新鄉的遠景目標和“十四五”時期新鄉經濟社會發展目標,全市開放發展主要目標如下。 到2035年,基本建成開放強市,融入共建“一帶一路”高質量發展水平大幅提升,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更加完善,更具競爭力的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內陸開放高地基本形成,更有競爭力的國內營商環境和信用體系建設高地基本建成,國內大循環重要支點城市和國內國際雙循環戰略鏈接重要樞紐城市地位基本確立。 “十四五”時期,將努力實現以下目標: 高層次開放型經濟實現更大提升。加快制度型開放改革成果復制推廣和探索創新,基本形成以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為核心的制度型開放政策體系。到2025年,年貨物貿易進出口總額突破180億元,年均增長12%左右。服務貿易進出口總額達到13.5億美元以上,年均增長7%。對外承包工程和勞務合作完成額、對外直接投資額年均增長3%以上。五年累計利用外資力爭達到72億美元,年均增長3%以上,新注冊外資企業80家。五年累計引進省外資金突破4000億元,年均增長3%以上。全市力爭新引進世界500強企業10家以上,國內500強或行業龍頭企業20家以上。 多層次開放平臺實現更大發展。推進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深層次、更高水平的對外開放,開放平臺載體能級提升,創新高地開放合作層級提升,對外開放綜合優勢提升,區域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提升,更具競爭力的內陸開放高地加快形成。 制度型開放實現更大躍升。重 點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取得新突破,投資貿易自由化便利化水平進一步提升,開放制度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增強,內陸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更加優化,核心指標進入全省第 一方陣,市場主體獲得感明顯增強。 0019.png 注:其中,2020年基值欄為“十三五”期間累計值,2025年預期欄為“十四五”期間累計值。 第三章發展布局 主動對接國家、省重大戰略,堅持內外聯動、質量并重,實施制度型開放戰略,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統籌區域融合發展,深度融入鄭州都市圈,實施鄭新一體化發展,推動市域一體化,更加有為服務國內大循環,更加有效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在探索構建全方位立體開放發展格局的新征程中展現新鄉更大作為。 第 一節全 面對接國家省重大戰略 大力開拓國際市場,全力推動境外園區平臺、海外倉建設。搶抓《區域全 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中歐全 面投資協定》(中歐CAI)、中新自貿協定升級、非洲自貿區建設等機遇,積極參與對外貿易創新、招商引資提質、裝備產能出海、科技創新合作等專項行動,在先 進制造業、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和綠色發展等方面加強務實合作,主動融入全省構筑互利共贏的合作體系。服務融入黃河國家戰略、建設“中原—長三角經濟走廊”重要節點城市、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融入鄭州都市圈發展。大力開展與京津冀、長三角、粵港澳大灣區等區域戰略合作,積極承接產業轉移、搭建科技創新資源共享平臺、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促進產業協同錯位發展。推動建設產業協作體系和公平開放的區域市場體系,推進產業整體邁向中高 端,逐步形成一 流創新生態。加快數字經濟發展,建成全國一 流新型智慧城市,提升區域發展競爭力。 第二節優化全市開放空間布局 立足全市高質量發展格局,加快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優化開放空間布局,全 面融入鄭州都市圈發展,緊緊扭住鄭新一體化發展龍頭,堅持龍頭帶動和整體聯動相結合,加快推進全域開放。堅持國際化、現代化方向,提升新鄉參與全球競爭和聚集高 端資源功能,承接國家重大生產力和創新體系布局。強化科技創新、樞紐開放、教育文化、金融服務等功能,提升聚集、裂變、輻射、帶動功能,打造“一帶一路”重要樞紐節點城市。縱深推進鄭新一體化,充分發揮新鄉“南融鄭州、襟帶豫北”的區位優勢,加快鄭新要素流動、產業合作、開放協同、空間整合等全方位的深度融合,圍繞“兩地三區一樞紐”發展定位,把新鄉打造成鄭州都市圈區域性中心城市和新興增長中心。完成國土空間規劃“三線”試化,明確“一軸兩翼一組團”空間發展布局。優化制造業布局,突出鄭新融合,結合各地產業特色,著力形成以開發區為載體的“一核兩區多點”發展新格局。以實施文旅文創融合戰略為抓手,立足資源稟賦,發揮比較優勢,堅持錯位發展,做強空間節點,逐步構建“帶狀分布、片區互補、串珠成線、特色鮮明”的“三帶五區域多節點”文化旅游全域發展空間布局。支持平原示范區高標準建設鄭州都市圈同城化發展特別合作區。各縣(市、區)主動融入開放強市建設大局,積極融入周邊中心城市發展,推動縣域產業融入區域產業鏈供應鏈體系,建設一批產業轉型示范園區,培育發展一批現代化中小城市。 第四章加快推進制度型開放 順應經濟全球化新形勢和全球經貿規則重構新趨勢,推進制度型開放向縱深發展,以河南自貿區新鄉開放創新聯動區制度型開放為引 領,以改革開放創新為根本動力,堅持改革與開放相互促進,制度“對接”與“創新”并行,著力推動商品和要素流動型開放向規則、規制、管理、標準等制度型開放轉變,全 面優化對外開放制度設計,打造更高層次開放型經濟,打造更具競爭力的內陸開放高地。 第 一節深入對接國際高標準經貿規則 以開放合作為支撐,筑牢內外市場的經貿運行框架。持續深化河南自貿區新鄉開放創新聯動區制度型開放,發揮自由貿易試驗區制度型開放“試驗田”作用,加強開放規則機制創新。提高自貿協定利用率,用好區域累積規則、經核準出口商制度等原產地規則和關稅優惠政策,助力企業擴大與協定國的貿易規模,探索RCEP地方開放型經濟實踐案例。研究對標中歐CAI、《全 面與進步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CPTPP),在市場監管、知識產權保護、電子商務、政府采購、競爭中立、爭端解決、綠色發展和經濟技術合作等領域積極探索,持續開展首 創性、集成性、差異性改革創新,促進“邊境上”開放與“邊境內”措施與制度的對接與協調,推動構建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制度體系和監管模式。在市場監管中加強知識產權保護海外預警。加強對《數字經濟伙伴關系協定》(DEPA)的研究對接,創新探索數字經濟監管框架和監管流程,加快政府治理數字化變革。 第二節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規制 加快推進標準銜接,對標CPTPP貿易技術壁壘協議(TBT)、動植物衛生檢疫措施協議(SPS)等規則,探索推動技術標準升級,實施標準體系認證,推進出口產品標準化發展,加強技術性貿易措施運用,發揮好技術性貿易措施在防范動植物疫情疫病傳入、維護我國生態安全和產業安全、保護人民生命健康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嚴格落實企業環保信用評價制度,按照要求落實產品碳標準認證和碳標識制度。鼓勵市內企業積極融入全球產業分工體系,探索優化全球價值鏈嵌入模式,拓展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深度和廣度,推動龍頭企業在提升要素、產能、市場、規則等鏈接國內國際雙循環能力方面發揮更大作用。促進內外貿融合發展,完善外貿企業拓內銷支持體系,統籌開拓國內外市場,鼓勵外貿企業建設國內營銷渠道和自主品牌,推動“同線同標同質”適用范圍擴大至一般消費品和工業品領域,促進商品服務內外循環暢通。全 面推行企業產品標準自我聲明公開制度,做到“應公開、盡公開”。擴大與重 點國家和地區雙向投資經貿合作,實施貿易投資融合工程,提高國際化雙向投資水平。立足自身特點和優勢,在跨境電商、陸上貿易、數字貿易等領域深化制度創新。鼓勵企業參與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制定,創建標準化示范試點,提高標準化水平,提升新鄉標準話語權。 第三節推動貿易投資自由化便利化 持續放寬外商投資準入限 制,落實準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管理制度,全 面保障外商投資公平待遇,保護外商投資合法權益,完善服務保障機制,提升事中事后監管能力和水平。用好國際投資“單一窗口”,落實極簡審批投資制度,探索“標準地+承諾制”改革,針對在《河南省建設項目環評告知承諾制審批正面清單》(2022年版)內的社會投資小型低風險產業類項目實行告知承諾式審批,實現“全承諾、拿地即開工”。利用省全生命周期土地利用監測監管系統,逐步完善企業全生命周期服務體系。推動建立與服務化、數字化等新業態新模式相適應的監管體系,創造寬松的貿易創新環境。積極推廣應用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加快推進通關數據互換、口岸物流信息對接、企業信用信息互認、監管執法信息共享,鞏固壓縮貨物整體通關時間成效。貫徹落實國家、省有利于促進跨境貿易便利化的外匯管理政策和貿易監管制度,探索跨境服務貿易負面清單管理模式,強化數據出境安全管理,建立健全數字貿易監管體系。 第四節打造國內一 流營商環境和信用體系建設高地 打造與新鄉高質量發展相適應的全國一 流營商環境和高質量社會信用體系,創建河南省優化營商環境創新示范市、國家社會信用體系建設示范區。加快“放管服效”改革,深化“證照分離”改革全覆蓋,通過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四種方式分類推進涉企經營許可審批改革,深入實施區域和事項“兩個全覆蓋”,統籌推進改革任務落實,推動“照后減證”和簡化審批,實現準入準營同步提速。貫徹落實上級關于行政事業性收費政策,持續開展涉企經營服務性收費專項檢查。全 面實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發揮“一碼惠企”數字化服務平臺作用,實現政策精準直達企業。實施“小錯免罰”包容柔性執法。全 面落實外商投資權益保護 法律法規,完善外商投資企業投訴處理機制,壓縮辦理時限。依法平等保護外商投資企業知識產權。健全知識產權創造、保護和運用、管理、服務體系。全 面建立以信用為基礎的新型監管機制和標準體系,實現信用監管制度行業部門全覆蓋,信用信息查詢和應用嵌入監管全流程,實行事前信用承諾、事中分級分類、事后信用獎懲,實現全過程閉環管理。全 面形成信用信息在行政管理、社會治理和市場領域的協同應用格局。建立權力清單和責任清單,將招商引資承諾兌現作為政府信用建設的重要內容。保持招商引資政策穩定性連續性,認真履行在招商引資等活動中依法簽訂的各類合同,嚴格兌現向投資者及投資企業依法作出的政策承諾和簽訂的各類合同、協議,健全“政府承諾+社會監督+失信問責”機制。 第五節構筑開放型經濟安全保障 構筑與更高水平開放相匹配的風險防控體系。完善經貿安全保障機制,健全產業損害預警體系。妥善化解國際貿易爭端,維護我市產業安全和企業合法權益。引導企業加強合規管理,防范化解境外政治、經濟、安全等各類風險。落實國家外商投資安全審查、技術安全清單管理、不可靠實體清單等制度。 第五章培育外向型市場主體 堅持“引進來”與“走出去”并重、引進與培育并重、增量與提質并重,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突出招大引強,積極推動企業走出去,培育壯大一批特色突出、外向度高、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開放型市場主體。 第 一節推動重 點領域開放 引進制造業高 端要素,聚焦電池及新能源、生物與新醫藥、節能環保、新一代信息技術等新興產業,圍繞薄弱環節、缺失環節、重 點配套環節,引進落地一批帶動效應強的龍頭型旗艦型企業和項目,促進相關產業規模化、集群化、高 端化發展。著眼氫能與儲能、基因工程等未來產業,以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 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和顛覆性技術創新為突破口,前瞻性招引一批高增長科技型企業和重大平臺。立足裝備、食品、輕紡、化工、建材等傳統產業,吸引外商投資高 端制造、智能制造、綠色制造等領域,完善上下游配套產業,提高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性和現代化水平。加大服務業開放力度,落實好國家、省有關服務業開放政策,促進現代服務業與先 進制造業融合發展。促進生產性服務業向專 業化和價值鏈高 端延伸、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支持農業技術輸出、品種試驗示范、農業投資合作向具備條件的“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集聚。加快推動金融、醫療、教育、文化等重 點領域對外開放,進一步放寬市場準入,關注科技服務、創意設計、商務咨詢等知識密集型服務業項目的業務訴求,加快培育市場需求,大力發展數字經濟,打造良好旅游商業生態圈,引進一批國際化、品牌化、專 業化服務機構和交流合作平臺。 0020.png 第二節推動招商引資提質增效 牢固樹立“項目為王”“省外即外”觀念,搶抓新一輪國際國內產業布局調整和產業鏈供應鏈重構的機遇,按照項目化、產業化、工程化、信息化、方案化要求,常態化扎實開展“三個一批”活動,推進“大招商、招大商”工作,持續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對全球優質要素資源吸引力。加強與國內重 點區域的產業合作,利用沿海發達地區的研發人才和技術優勢,加速未來產業、新興產業等技術成果孵化,引進落地生產制造環節和研發分支機構。加強與中西部地區的合作,推動建設一批原材料與能源基地、供應鏈保障基地。通過梯度承接產業轉移,加速融入先 進區域產業鏈、創新鏈和價值鏈。支持優勢企業組團出海,建設一批海外生產基地、物流貿易中心等,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和全球產業鏈價值鏈供應鏈體系。強化招大引強,積極參與河南省“對接500強、提升產業鏈”專項行動,圍繞“542”產業體系,高質量繪制“四張圖譜”,大力開展“四個遍訪”。聚焦引進“三類500強”、細分行業領軍企業等戰略投資者,以及“獨角獸”企業、“小巨人”企業、“瞪羚”企業和“隱形冠 軍”企業。深化與港澳臺、東盟、日韓、歐美等地區合作,打造高質量外資集聚區。實施產業鏈“鏈長制”招商,動態完善重 點產業鏈圖譜和招商路線圖,推行市場化、專 業化、精細化招商新模式新機制,引育一批引 領型“鏈主”企業和具有“撒手锏”產品的配套企業。加強創新鏈、供應鏈、價值鏈招商與產業鏈招商協同,依托生產制造類項目同步引進企業研發設計、營銷結算中心等生產性服務類項目。推廣“帶地招商”,強化資本招商,探索“產業園區+創新孵化器+產業基金+產業聯盟”一體化推進的引資模式。鼓勵采取異地孵化、“飛地”經濟、要素合作等模式,與東部沿海地區共建產業轉移合作園區。持續深化“三個一批”活動,以項目簽約落地、開工建設、投產達效為經濟增長注入強勁動力,以項目建設新成效為全方位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積極組織參加中國(河南)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全球跨境電商大會、中國產業轉移大會、中國農產品加工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國際農產品交易會等國際性大型活動,利用好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中國國際投資貿易洽談會、中國中部投資貿易博覽會、中國—東盟博覽會等國家 級重要經貿活動,辦好“高校院所河南科技成果博覽會”、“中國百泉藥交會”等重大經貿交流活動。加強與省政府駐外經貿代表處合作,深化與港澳臺、東盟、日韓、歐美等我市利用外資主要來源地、“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地區)當地政府部門、經貿機構和重 點企業的聯系,鼓勵和支持新鄉平原示范區、高新區、經開區以及各縣(市、區)在境外設立招商聯絡處,加快完善境內外招商網絡。結合新鄉產業情況,瞄準重 點行業,以產業發展和企業需求為導向,著力引進高層次急需緊缺人才,大力推介《新鄉“牧野英才2.0”三年行動計劃》,展示新鄉風采,廣納天下英才。 第三節壯大外貿市場主體 持續擴大外貿主體規模,推動全市有國際貿易潛力的制造企業、批發零售企業、電商企業等加快實現進出口落地轉化。鼓勵紡織服裝、裝備制造、金屬冶煉、生物醫藥等行業龍頭企業提高國際化經營水平,培育一批兼具創新能力、成長性和國際影響力的跨國公司,建設國際貿易總部。健全對外投資合作公共服務體系。引導對外投資合作健康有序發展,支持科隆集團、瑞豐新材等有實力的企業到境外開展實物投資、股權置換、聯合投資、并購重組,積極參與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重塑,促進境內外產業協同聯動。鼓勵“專精特新”中小企業通過小比例參股、共建研發中心、初創企業投資、設立聯合基金等方式開展海外投資合作。優化對外勞務合作結構,拓展對外勞務合作市場。創新發展對外承包工程,鼓勵聯盟拓市和投建營一體化,積極參與第三方市場合作,帶動裝備、技術、標準和服務“走出去”。鼓勵金融機構創新適合“走出去”特點的金融產品、信用保險和服務,加強事中事后監管和風險防范。 第四節提升供應鏈主體競爭力 積極對接國際知名研發設計、總集成總承包、檢驗檢測認證、供應鏈管理、電子商務等供應鏈關鍵環節企業,延長、補齊供應鏈體系。培育壯大農業產業化重 點龍頭企業,延長農業產業鏈,提升產品價值鏈,打造全鏈條農業體系。提升生產制造、批發零售、物流配送、生活服務等本土龍頭企業產業生態主導力和供應鏈整合能力。積極培育具有我市特色的服務型制造公共服務平臺,發展基于供應鏈的生產性服務業,引導商貿企業、物流企業、商品市場等向供應鏈綜合服務商轉型。鼓勵流通企業與生產企業合作建設供應鏈協同平臺,推動供應鏈上下游企業實現協同采購、協同制造、協同物流。引育若干擁有自主品牌、主業突出、競爭力強的大型流通企業集團。搭建供需合作平臺,積極參加我省舉辦的產業峰會、行業論壇等交流洽談活動,引導我市輕工、紡織等行業的企業融入“鏈主”企業供應鏈體系。積極發展供應鏈金融服務。 第六章推進對外貿易創新發展 推動貿易領域科技創新、制度創新、模式和業態創新,鞏固提升傳統優勢、培養競爭新優勢,強化貿易與產業互動,穩定外貿產業鏈供應鏈,提升價值鏈,增強對外貿易綜合競爭力。 第 一節優化貿易結構 推進“三外”企業協調服務,加強出口訂單等監測分析和供應鏈風險預警,保障重 點企業和產品進出口暢通,穩定重 點外貿企業運行。支持更多本土企業為龍頭企業配套,加大補鏈強鏈固鏈力度,構建產業鏈上下游企業集聚共生的生態體系。支持中小外貿企業加強研發、品牌培育、營銷渠道建設,提高規模和效益。做大做強國家 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培育申建一批省級外貿轉型升級基地。充分發揮我市國家 級加工貿易梯度轉移重 點承接地平臺作用,著力打造特色鮮明、優勢突出的加工貿易產業園區。支持加工貿易企業進入關鍵零部件和系統集成制造領域,鼓勵龍頭企業向營銷物流、檢測維修等產業鏈上下游延伸。大力實施優進優出,積極擴大優質進口,完善全市進口促進政策,培育和提升一批市重 點進口企業,培育新型進口商品營銷模式。 第二節培育貿易發展新功能 實施外貿新業態提升發展行動,以新技術賦能貿易高質量發展。大力發展跨境電子商務,開展傳統外貿企業上線觸網、自主品牌培育行動,做大做強B2B出口,推動跨境電子商務與特色優勢產業深度融合,創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積極發展轉口貿易、離岸貿易等新型貿易方式。貫徹落實支持公共海外倉發展的政策措施,支持跨境電商等企業在重 點市場、境外樞紐節點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等布局建設海外倉,培育一批優 秀海外倉企業。 第三節創新發展服務貿易 大力發展服務貿易,增強服務品牌的國際競爭力。完善服務貿易發展機制,建立我市服務貿易發展市際聯席會議制度,加強對服務貿易工作的統籌、領導、協調和推進。持續優化服務貿易結構,提升旅行、建筑等傳統服務貿易綜合競爭力,推進金融服務、保險服務、知識產權使用、個人文化娛樂服務、電子計算機信息服務、其他商業服務等知識密集型服務貿易發展,積極培育特色服務出口基地,組織做好省級服務貿易龍頭企業認定申報工作。加強與鄭州、洛陽國家服務外包示范城市和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園區交流,積極培育新鄉的省級服務外包示范園區。實施服務外包轉型升級行動,積極發展云外包、眾包眾創、平臺分包、數字制造外包、生物醫藥研發外包等新型服務外包,加快服務外包數字化、高 端化進程。推動服務外包與制造業融合發展,培育一批信息技術外包和制造業融合發展示范企業。推動文化、旅游、物流、醫療、教育等國際化發展,積極發展中高 端入境游,支持服務貿易“文化+旅游”“建設+運營”“貨物+服務”等跨領域創新。 0021.png 0022.png 第七章構筑高能級開放平臺 深度融入共建“一帶一路”,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完善多層次開放平臺,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基本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多元化開放合作格局,建成更高水平、更高質量的開放強市。 第 一節打造高水平開放通道樞紐 構建開放發展大通道,提升鏈接內外循環能力。推動我市交通區位優勢向樞紐經濟優勢轉變,圍繞“流量”變“留量”,強化人流、物流、資金流、技術流高 效集聚,深入實施大口岸、大通關、大物流戰略,加快建設交通物流樞紐、關聯產業互動融合、協同發展的樞紐經濟體系。積極融入全省“四路協同”戰略,暢通國際開放立體通道,提高我市在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中的參與度、鏈接度和影響力,強化通道輻射帶動能力。對接空中絲綢之路輻射,借勢鄭州航空港內陸空港型樞紐,發展航空經濟,謀劃新鄉通用機場。配合全省舉辦“空中絲綢之路”國際合作論壇,推進“空中絲綢之路南南合作伙伴聯盟”建設,助推新鄉企業參與“河南—柬埔寨—東盟”等交流合作,探索我市在該區域尋找友好城市交流對象。拓展陸上絲綢之路,推進新鄉“一體兩翼”國際陸港建設,加快融入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范工程建設,推動班列運貿一體化發展,拓展中歐班列(中豫號)、新日韓鐵海聯運通道,加快開辟新運行路線。積極推進新鄉納入中國—新加坡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節點城市,開行南向至東盟新線,探索打通北向中俄貿易通道。加快物流樞紐節點網絡建設,提升鏈接“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設施聯通能力,打造國際物流聯動基地。加快新鄉、長垣、原陽、衛輝等4個省級區域性物流樞紐(節點)建設,推動新鄉市區域物流樞紐打造“一帶一路”重要國際物流樞紐、中原地區多式聯運示范基地、豫北地區國際商貿物流中心、豫北地區供應鏈服務創新平臺。推動新鄉國際陸港、新鄉西部多式聯運國際物流港等多園聯動。探索開行公鐵聯運“卡車班列”,推動樞紐與網點聯動發展。持續優化多式聯運通道網絡,強化多式聯運綜合運輸服務保障。研究制定新鄉市國際陸路多式聯運規則,探索“一單到底”服務模式。鼓勵實施國際陸港等物流骨干企業信息平臺互聯互通工程,探索推動跨部門、跨區域、跨運輸方式間的信息對接和開放共享。積極培育電商物流、冷鏈物流園區,壯大園區經濟。鼓勵有條件的物流企業通過收購兼并、合作共營等方式開展國際化經營,推進海外物流設施建設,構建服務全球貿易、跨境電商的物流支撐體系。升級網上絲綢之路,參與河南打造國際性跨境電商與多元化貿易中心建設,統籌規劃跨境電商產業園與產業集群發展,創建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 第二節完善高能級開放平臺功能 強化自貿試驗區制度型開放引 領作用,放大國家 級開放平臺疊加聯動效應,完善經開區、高新區、口岸和海關特殊監管區等開放平臺功能,做大做強樞紐經濟、口岸經濟。依托平原示范區、經開區、高新區,積極申建中國(河南)自由貿易試驗區新鄉開放創新聯動區。強化產業支撐,培育特色主導產業,加快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現代產業體系。加強自貿試驗區開放規則承接創新。圍繞協同推進制度創新、率先推廣改革經驗、優先承接省級管理權限、開展特色化改革探索、協力建設開放平臺、促進產業聯動發展、協同做強開放型經濟主要工作,全 面下放管理權限,強化制度創新和政策集成,積極復制推廣改革創新經驗成果,探索形成一批我市特色改革實踐創新成果,加快開放平臺建設步伐,促進產業聯動發展,持續提升開放型經濟水平。深度融入鄭州都市圈。大力推進鄭新一體化發展“橋頭堡”建設,以平原示范區為中心,統籌原陽縣城和新鄉縣城,建立鄭州都市圈同城化特別合作區,打造對接鄭州的“橋頭堡”,實現與鄭州在產業、土地、交通、人力、公共服務等方面率先融合,實現交界地帶的同城化發展。壯大口岸經濟。積極申建新鄉綜合保稅區、保稅物流中心、保稅倉等海關特殊監管區域(場所),布局2-3個海外倉。加快推進經開區國家加工貿易梯度重 點承接地建設,建設河南新鄉國際裝備及物流產業園,打造高質量中外產業合作平臺。支持駐新高校和科研院所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開展人才聯合培養,穩步推進中外辦學,提升歐洲農業物理(新鄉)研究院等對外合作平臺功能。 0023.png 第三節推動開發區改革創新發展 推動開發區高質量發展,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強化開發區經濟發展主責主業,成為經濟建設的主陣地、主戰場、主引擎、對外開放的主平臺。實施高能級戰略平臺創建行動計劃,打造一批產業發展優、要素支撐強、體制機制活、空間格局協調的五百億級開發區。持續提升開發區政務服務效率,對照河南省、省轄市賦權事項基本目錄,推動向開發區依法授權到位。全 面推行項目建設領辦代辦 制,按照主動服務、精簡程序、優化流程、縮短時限的原則,為企業提供“保姆式”“一對一”服務,變企業“跑腿”為政府“跑腿”,進一步優化審批程序,提高辦事效率。持續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規范目標績效管理,落實開發區管委會領導班子收入績效管理辦法,完善全員聘任制,激發干部職工干事創業活力。建設專 業化、市場化、國際化管理團隊,推動市場化選聘開發區高 級管理人才和高層次專門人才。探索“工業鄰里中心”模式,由開發區統一建設并向入駐企業提供配套服務,切實降低用地、用電、用水等要素成本。支持開發區與國內外發達地區、優勢企業、高等院校合作共建產業合作園區,探索異地孵化、伙伴園區等合作機制。發揮重 點開發區的外商投資環境優勢,推動引進國際產業鏈關鍵節點企業和跨國公司地區總部、研發、財務、采購、銷售、物流、結算等功能性機構,鼓勵外商投資企業參與區中園、一區多園等建設運營。 0024.png 0025.png 0026.png 第八章打造開放合作創新高地 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科教興市、人才強市戰略,加快構建一 流創新生態和現代創新體系,發揮科教優勢,集聚高層次創新人才,建設國家創新型城市,努力打造國家創新高地。 第 一節促進創新平臺開放合作 推動高水平重大創新平臺、國內一 流學科創新、重大前沿課題研究、重大原創性成果開放合作,促進創新主體高 效聯動、創新資源高 效配置,為打造國家創新高地提供強力支撐。加快建設鄭洛新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實現新鄉高新區、經開區“一區多園”發展。會同各園區確定分園四至范圍,建立電子圍欄,編制“一區多園”調整方案。加大對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支持力度,支持神農種業實驗室建設,集聚高 端創新資源要素,打造科研“國家隊”。支持河南師范大學國家重 點實驗室建設,在生物醫藥領域爭創太行實驗室,爭取納入河南省實驗室體系。高標準規劃建設“中原農谷”“智慧島”“創新港”等一批開放式創新平臺。主動融入國家“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鼓勵我市有實力的企事業單位積極參與國際科技合作,提高吸納全球科技知識的能力。加快技術轉移機構培育,建設專 業化技術轉移人才隊伍。持續辦好高博會,深化與省相關廳局、科研院所和知名高校的科技合作,積極推動高水平科技成果在我市轉化。高質量建設新鄉國家自主創新示范區、平原科教城,爭創一 流創新載體,打造高質量發展的增長極和動力源,提升開放合作創新載體能級。 第二節加快構建人才高地 實施人才強市戰略,聚集一 流創新人才,加快構建人才高地。實施企業家素質提升工程,形成具有代表性的領軍企業家、骨干企業家和成長型企業家,組成優 秀企業家雁陣,加快構建外向型、國際化企業家隊伍。深入實施“牧野英才2.0”計劃,培育引進創新引 領型人才和團隊,完善柔性引才機制,壯大青年科技人才隊伍,引進培養50個高層次科技創新創業人才(團隊)、300名拔尖及高層次人才、400名急需緊缺人才。探索在國內外創新高地建立引才聚才載體,爭創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博士后科研流動站、院士工作站、中原學者工作站、杰出外籍科學家工作室、國際聯合實驗室、離岸研發機構等各類人才載體30家。構筑專 業技能人才隊伍發展體系,壯大應用型、技能型人才隊伍,新培養26.2萬高技能人才和一批“牧野工匠”。實施職業教育產教融合發展行動計劃,培育一批產教融合型企業、學校。創新校企合作辦學機制,全 面推廣訂單式培養、學徒制培養模式,建立職業院校專 業動態調整機制,對接開發區產業發展需求,大力推動職業院校全 面開展職業培訓,促進就業創業增收,強力推進“人人持證、技能河南”建設工作,完成55.4萬人取證任務。建立聚集一 流創新人才的保障政策,激發科技人才創新活力,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健全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完善人才柔性流動機制,改進科研人員薪酬和崗位管理制度,支持人才公寓等建設。貫徹落實國家移民管理局、河南省公安廳出入境管理局關于為引進的“高精尖缺”海外人才提供停居留便利的各項政策,為高層次人才提供個性化、精細化、專 業化服務,為產業開放發展提供人才支撐保障。 第三節推動教育領域對外開放 深度參與共建“一帶一路”教育活動,豐富拓展開放合作交流空間和內涵,配合省教育廳做好中外合作辦學提質增效工程,優化區域國別和學科專 業布局。支持國際中文教育發展,認真做好國家公派出國教師推薦工作。支持我市企事業單位高水平創新人才申報境外研修項目,赴國(境)外高水平大學和科研機構研修。支持在新高校申報國際聯合實驗室,參與國際科技交流合作,在基礎學科、交叉學科等領域開展國際科研合作。 第九章保障措施 組織實施本規劃,健全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機制,確保規劃目標和任務如期完成。 第 一節完善工作推進機制 充分發揮市對外開放領導小組作用,加強對規劃實施的統籌和推進。根據本規劃制定分年度實施計劃,將規劃目標和任務分解到各地、各有關部門。健全工作統籌協調機制,推動各部門分工協作、信息共享、監測聯動。完善市縣政策協調和工作協同機制,形成規劃實施合力。動態監測規劃實施情況,對規劃實行年度監督、中期評估和終期總結評估。根據國際環境和國內形勢重大變化,在深入調研基礎上,依照相關程序,對規劃目標、任務進行適時調整。 第二節強化財稅政策支持 積極主動對接國家有關部委、省有關廳委,用好國家改革政策,用足省市支持政策,用實部門幫扶政策,用活各項便利措施,強化政策集成、制度協同和部門聯動,爭取更多政策、資金、項目向我市傾斜,充分發揮財政資金杠桿作用。落實出口退稅政策,鼓勵和引導企業投保出口信用保險,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外貿企業融資服務力度,支持開展出口退稅融資、出口信保融資、出口訂單質押融資等外貿進出口項下融資服務,助力企業進一步擴大出口業務。 第三節健全統計考核體系 建立健全開放型經濟運行監測體系,加強對外商投資、招商引資、對外貿易、境外投資的評估跟進。做好項目數據庫動態管理、外貿企業運營監測分析、外商投資與境外投資統計工作。利用大數據技術完善統計監測體系,加強市場運行監測分析和預測預警。構建開放型經濟發展的綜合性考核指標體系,全 面評判各地和各級開發區的開放型經濟發展總體水平。完善考核激勵機制,及時發現工作亮點和薄弱環節,調動各部門積極性,確保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各項部署落到實處。 第四節加大宣傳推廣力度 各級主管部門要采取多種形式加強規劃宣傳,動員全社會參與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構建及開放強市建設,為規劃實施營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輿 論環境。充分利用招商引資、大型經貿交流、展會活動等契機,宣傳我市政策制度、實踐案例、工作成效。做好制度型開放建設階段總結、經驗成果復制推廣。充分利用好現代媒介宣傳作用,展現我市制度型開放建設成就。